特征:这道题仍然有典型的标志性词语“保证至少……”。
解析:要满足某一花色下有6张牌,那么按照我们极端构造法,先找到“最不利”情况,按照题意,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每一个花色下都已经有5张扑克牌,大家都知道扑克牌一共有4种花色,既然每种花色都有20张,那么目前已经有20张扑克牌了,算到这,很多考生就会20+1=21,误选A,这道题和例1的区别就在于,对于扑克牌而言,除了四种花色,还有大小王共两张,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20+2+1=23,因此选择C。
方法:对于这一类极端构造,扑克牌和其他类型有差异,如果题干明确告知“完整扑克牌”,那么要考虑大小王的情况。
在第一类极端构造题型中,还有一类题【例题3】在公考中很常见,这类题虽然在国考中未曾涉及,但是在历年联考中经常出现,所以考生对这类题应该有所重视。
【例题3】有120名职工投票从甲、乙、丙三人中选举一人为劳模,每人只能投一次,且只能选一个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统计票数的过程中发现,在前81张票中,甲得21票,乙得25票,丙得35票。在余下的选票中,丙至少再得几张选票就一定能当选?
A.15 B.18 C.21 D.31
特征:对某几个人投票,进行选举,已经得到若干张,问其中某一人还需再得几票就当选?这类题隶属于极端构造,我们称之为投票模型。
解析:对于这道题,要让丙当选,且得票数尽可能少,那么我们来看选项,对于A 选项,我们假设15票全部给丙,那么还剩39-15=24票,这24票不论是全部给甲还是全部给乙,这两人都无法超越丙,说明15符合条件,且又是选项中最小的数值,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
方法:但是对于这类题,仅仅从选项入手是比较被动的,因为我们先验证哪一个选项对于不同的题目可能就不一样了,因此,对于投票模型我们总结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先看让谁当选(丙);第二步谁对丙威胁最大?(乙);第三步,将乙和丙的票数差补齐,乙和丙在剩余的票数中争取多一半就获胜(也就是剩下的39票中需要再给乙10票,这样还剩下29票,29的多一半是15,所以丙再得15票就当选),这就是我们对投票模型的解题思路。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