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上海教师考试网发布:2020年3月 第三周 教综模拟题21,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0华图教师考试交流:134346577】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 )。
A.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在我国,课程一词始于唐宋时期。在国外最早出现在( )教育家斯宾塞撰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3.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朱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5.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著作的作者是( )。
A.博比特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柏拉图
6.以下哪项不属于课程的内涵( )。
A.教学科目 B.学习经验
C.文化再生产 D.教学方法
7.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 )。
A.学程 B.教程
C.习程 D.课程
8.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9.产生最早,至今仍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类型是( )。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0.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的“课程”含义最不接近的是( )。
A.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B.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C.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
D.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
【参考答案】
1.B
【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故本题选B。
2.B
【解析】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故本题选B。
3.B
【解析】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是著名的实证主义者,著有《教育论》(1860)。该书是斯宾塞先期发表的4篇教育论文《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合集。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斯宾塞。故本题选B。
4.D
【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书中。故本题选D。
5.A
【解析】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著作。他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成为目标模式的萌芽。故本题选A。
6.D
【解析】关于课程的内涵有不同观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教学科目、目标和计划、学习经验、文化再生产。故本题选D。
7.A
【解析】“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由拉丁语派生而来,译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故本题选A。
8.A
【解析】将课程划分种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课程类型就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故本题选A。
9.B
【解析】分科课程产生最早,我国奴隶时期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分科课程。在外国,最早的“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一种分科课程。故本题选B。
10.A
【解析】“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是唐代的孔颖达所提出的,与现代的课程并不是一个意思。故本题选A。
关注上海华图教师资格证页面了解更多资讯》》查看详情
(编辑:z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