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议:公考避疑制度上避免“黑哨”是根本
2012-05-07 09:26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huatu.com/作者:上海华图 来源:未知4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公务员,招考结果公布,笔试排名倒数第2、3名的考生以面试第2、3名被录取,而笔试第1、3名的考生在面试后滑出拟招录范围。此结果遭考生质疑。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称,此非异常情况,存在文笔好但表达能力欠佳的考生。若有疑义,考生可对面试分数的算法提请复核。(据京华时报)
按照当前的公考制度,公考最终计算的是笔试和面试两项的综合成绩,而不是单纯的以笔试成绩论英雄,所以笔试成绩靠前,只是说明在考试中暂时领先,并不能代表这是上了保险,参加面试的所有人应该都还有机会最终胜出。这就像足球赛,笔试是上半场,面试是下半场,谁能笑到最后,还要看全场的“进球数”。
之所以海淀区公考的面试成绩,会遭到落选考生的质疑,一是因为最近各地频繁出现的“萝卜招聘”等违规招考事件,让考生产生了惯性质疑的思维,老百姓变成了“老不信”,特别是轮到考生自己头上时,更是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质疑公考的公平公正。二是因为现行的公考制度还不完善,还有漏洞可钻,这种漏洞就像足球场上的“黑哨”那样难以杜绝。
而且,公考比足球比赛裁判“吹黑哨”的可能性还要大。足球比赛虽然只有一个主裁判,但是搞定一人也不等于搞定全场,因为球赛是在亿万球迷眼睛之下,裁判“吹黑哨”不是想吹就能吹的,他们还有很多顾忌。而公考面试则不同,虽然考官比裁判要多,但公考是“关门考试”,没有其他人参与,更没有观众,仅凭几位考官的主观判断就来决定别人的命运,可想而知,考官被买通“吹黑哨”的可能性要比足球比赛要大得多。
一个本身就不太科学,存在漏洞的考试规则下,考试的结果再合理,也存在着众多不合理的可能。所以,在“萝卜招聘”频现的背景下,要想减少考生对考试成绩的质疑,重拾人们对公考的信心,最主要的是还需从制度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公考制度的改革创新,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借鉴。近年来各电视台都很火爆的选秀节目,虽然选手参加评选的功利心比公考还要强,但评选出来的获胜者却鲜有人质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选秀有更多的民众来参与,是多数人做出的决定。其实,公考面试也应该打开大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考选拔面试中来,让多数人来决定少数人的命运,这样才更具公信力,才能彻底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考试成绩的质疑。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