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点:“公务员热”降温还远远不够
2012-04-25 14:16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huatu.com/作者:上海华图 来源:未知
12月5日,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同时举行。在解析这次公务员考试新特点的时候,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提炼出这样的结论——“公务员热”首现降温趋势。
必须承认,聂生奎司长的说法是有数据支撑的——这次公务员考试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数为141万,比去年少了3万人;最近报名确认参加考试的 人数为103万,比去年少了1万人。由此得出的公务员考试“降温说”,无疑算是对长期饱受诟病的“公务员考试热”一种回应,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公众的一些 期待。
这是因为,在社会价值日趋多元化,社会分工愈加复杂化的年代,如果人们都把政府视为最有吸引力的雇主,缺乏到市场经济去中流击水的勇气与激 情,那对社会发展就不是好事情了。诚如毛寿龙先生所说,“考公务员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理性选择,但对社会来讲则成为一种非理性的选择,造成了社会结构本身 的不平衡。”也正因如此,让“公务员热”降温才会成为一种公共诉求。
数据有时很具象,有时又很迷惑。仅仅依据报考与参考人数略有下降来作出“公务员热”降温判断,从很大程度上讲是非常牵强与脆弱的,很容易陷于 偏失。事实上,只要看看这次“国考开幕”人潮涌动的壮观场景,还有报考与录取为63.6:1的残酷比例,特别是某个职位高达4961∶1的惨烈竞争,恐怕 很多人都会瞠目结舌,不会再从那点数字“降温”中感受到任何安慰与解脱。
事实上,现在催发“公务员热”的现实制度土壤依旧存在,公务员考试热得发烫的本质肇因根本未曾得到有效荡涤。这决定着,这一次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与参考人数略略下降,根本不足以充当进入降温通道的开始符。
公务员之所以成为最热门的职业,说到底,就是其维系的权力、利益与尊严,与其他职业相比,往往具有无与伦比的社会优势。就像一些报考者说得那 样,“公务员现在已经不是铁饭碗了,它是金饭碗”;“ 生老病死都有国家管着,你还担心什么?”由此,公务员考试成为比高考还难的“国考”,令人趋之若骛,几近疯狂。
除了这些职业稳定、薪金体面、福利保障等因素,不必讳言,在长期官本位思想影响下,在种种官场潜规则依旧为公务员带来重重利好的语境下,公务 员的权力仍然是这一职业具有强大吸引的重要动因。当前权力寻租、期权腐败现象仍然层出不断,在一些领域甚至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一方面是权力不能受到有效 约束,职业风险压力较低,一方面是收入福利有较好的保障,这一切,都在不断催发这些年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
在公务员火热的背后,却是就业市场很不景气的一片苍凉,是收入分配改革长期举步维艰的现实,让很多普通劳动者仍然难以活得很有尊严。这一切, 恰恰又体现于,在相关利益博弈中,往往是拥有权力话语权的力量处于更加有利地位。与此同时,一些权力与民争利,疯狂掠夺民生的行为,更是直接有损于社会的 公平与正义。对于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体公民而言,自然会选择让自己身份最大程度向公务员靠拢,进而形成畸形的公务员招考热。
一切都意味着,聂生奎司长能够提炼出的“公务员热”降温趋势,还很虚妄,也很脆弱。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实现 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能不能真正赋权于民还权于民,能不能真正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来让普通劳动者活得更有尊严。否则的话,“公务员热”就算被骂得越凶,也只会 热得更火。甚至很多人是一边骂,一边使劲把脚往公务员门槛里面挪。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