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1-33621401 上海分校

 

自2000年《申论》进入公务员考生的视野,《申论》逐渐成为突破众多考生心理承受底线的科目。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申论》考题,很多语言专业的考生、高学历考生都遭遇了超低分的尴尬。

关于“申论”的内涵,目前专家们似乎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公务员考试科目角度看,理解为“给定材料的政论文”亦未尝不可。为了确保更多的公务员考生不再遭遇“滑铁卢”,华图公务员培训专家们研究出了一系列的“模板”、“标本”、“宝典”,解决了部分考生考前的近忧,但问题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考生接触或掌握了“模板”、“标本”、“宝典”,远虑出现了。《申论》答卷开始出现“千人一面”、“千人一文”不断趋同的趋势,进而影响到《申论》考试选拔人才的区分度。

如何避免上述弊端,是华图公务员培训专家要考虑的问题,也涉及公务员考试命题的改革和完善问题。但在目前情况下,考生应当面对现实,给自己的《申论》答卷买个“保险”。要学会在给定材料圈定的范围和条件内答题,在“小舞台”上跳出“大气魄”。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政论文,考生一定要讲政治,要体现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熟知度,要准确把握重要政治概念的内涵,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等,从而展示自己的基本政治素养;

2.要了解命题专家材料设题点(也是阅卷老师给分点),进而做到准确“踩点”答题,确保至少拿到基本分值;

3.一定程度体现个性。例如对提出对策或建议问题,规范化体现在宏观的政策层面,而个性化体现在对策或建议的具体实施上。比如2007年北京生源京外院校毕业生招考《申论》材料涉及“黑车”、“摩的”问题,宏观上都会谈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微观上则可以是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可以细化为城市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治理措施宏观上是强化治理措施,具体实施上可以是禁止、打击,可以疏导如限期纳入正规出租运营管理,优化公交线路设置,对生活确有困难着提供帮扶等。

另外,需要补充一点,考生答题也要注意“人性化”,要考虑阅卷老师“阅卷疲劳”问题,因为文字分段技巧、法艺术运用(至少保持工整)、文字大小、卷面整洁度等都可能对阅卷老师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对《申论》得分产生微妙的影响。(本文系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
(责任编辑:上海华图)

    经典图书

    • 上海市考教材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