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18:35:54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 https://sh.huatu.com/ 文章来源:上海华图
【导读】华图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发布:行测言语备考技巧之巧用标点来做题(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在上一部分的分享中我们说到在言语理解题的解题思路里,标点符号作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确实能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不同程度上在文段里或者选项中帮助考生选出最佳答案。除了上期提到的顿号和冒号以外,我们就接着再看其他的标点能带来什么新的方法。问号带来的反问语气
例句:难道中华文化不博大精深吗?
一般“?”常常放在句尾,句子前会有“难道、岂非”这样的语气词引导,是想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语气,如上述例句变成陈述句就是:“中华文化的确博大精深。”选择用反问句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语气,所以当反问句出现在文章中,常常带来的是文段的重点句即主旨信息。
【例题1】古语云:“疾风知劲草。”经历严峻的考验,方可知晓谁才是真正坚强的
人。那么,换在一个顺风顺水的环境里,难道就无法试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吗?
这段文字表述的观点是( )。
A.顺意的环境很难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B.关键时刻才能识别谁是真正的强者
C.日常工作照样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D.平淡的生活也能了解一个人的品格
【答案】C。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开头一句“古语云”是在引用古人观点,想表达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就知道谁是坚强的人,接着引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发出了疑问:“难道就无法试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吗?”该句虽然是疑问的句式,但是前面有“难道”作为引导,是一个经典的反问形式,想表达出作者认为,即使是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依旧可以考验出一个热的意志和品格。第二步,观察选项。
A项:“顺意的环境很难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与文意相悖。
B项:是观点援引的一部分,并不是全文的重点。
C项:“日常工作”是文中“顺风顺水的环境”的合理替换,符合文意。
D项:文段强调“试炼”人的意志和品格,而非是“了解”。
因此选C项。
问号表示设问
例句: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设问是一种“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形式,是一种表示强调的和引发思考的修辞手法。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在不同程度上突出重点信息,即围绕问题的回答是重点。
【例题2】日本九州7.3级地震、缅甸7.2级地震、阿富汗7.1级地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1个月来多次7.0级以上地震。如何解释近来接二连三的强震,它们之间有关联吗?地球是否就此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对此,中外专家均认为,任何结论都需要有科学证据来支撑,但无论从统计意义还是从具体研究来看,尚无法断定全球地震震级和频率等超出正常范畴,他们之间是否有关联,也不能下结论,但对部分危险区域加以研究,并保持警惕是必须的。以下选项最适合做文字标题的是( )。
A. 地球已经进入震动模式
B.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
C. 地球将要进入震动模式
D. 地球没有进入震动模式
【答案】B。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先用客观事实讲近来世界各地强震不断,然后引出疑问即“地球是否就此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引人深思,紧接着就针对这个问题中外专家给出了回答。问号的出现带来了设问的表达形式,专家的回答是全文的重点,根据“尚无法断定”“也不能下结论”等表述可知,我们已有答案,就是还无法确定地球是否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第二步,对比选项。
A项、C项和D项:A项“已经”、C项“将要”和D项“没有”表述都过于绝对,都是确定的结果,而文段还没有给出确定结论,与文段不符。
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针对问号的一些使用方法,但是这些标点远远没有我们想的这么单一,后续我们还会带来更多精彩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编辑:上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里的行文脉络
10万+
阅读量15w+
粉丝1000+
点赞数
【华图上海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上海公务员考试时间,上海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上海公务员培训辅导等内容,了解更多关于上海公务员考试费用、职位简章、公告大纲、成绩查询、报考指导、考试快讯、时政热点等信息欢迎访问上海华图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