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上海公务员考试网上海人事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试题资料 > 《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点(十二)

《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点(十二)

2021-09-24 13:13:34 上海教师考试网○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 https://sh.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华图上海教师考试网发布:《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点(十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0华图教师考试交流:134346577】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模块一 学前心理学
五、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一般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以后,情绪逐渐分化和发展,与脑的成熟和肌肉运动的分化有密切关系。同时,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有关系。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化。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情绪的分化主要发生在2岁之前,但在幼儿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等。其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
根据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以分为若干种水平:
(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
与生理性刺激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例如,出生头几个月,听到了刺耳尖声或身体突然失持,都会引起痛苦和恐惧。
(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
3—4个月的婴儿看见陌生人表示友好的面孔,可以发出微笑。但是,7—8个月的婴儿,则可能出现惊奇或恐惧,这是因为前者的情绪尚未与记忆相联系,而后者则已有记忆的作用。儿童的许多情绪都是条件反射性质的。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可以使儿童产生某些情绪,也可以使儿童的一些情绪逐渐消失。
(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
两岁以后的儿童,会产生一些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果成人对孩子说:“你不好好睡觉,大灰狼就要来咬你!”孩子越想越害怕,这里恐惧情绪就是想象在起作用。
(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
5—6岁幼儿理解到病菌能使人生病,从而害怕病菌;理解苍蝇能带病菌,于是讨厌苍蝇。这些惧怕、厌恶的情绪,是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幼儿会开玩笑,即出现幽默感的萌芽,是和他开始能够分辨真假相联系的。他头脑中必须有真的和假的两种表象,并且能够进行对比。幼儿有时故意惹大人生气,觉得好玩。这些都是作为高级情感的理智感的萌芽。
(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
随着儿童情绪的发展和成熟,他的情绪也更多地与记忆的经验、想象的后果(预料)、以及对环境的认识评价等等复合因素相联系。幼儿晚期,这种性质的情绪逐渐增多。这种情绪的发生,更多地不决定于事物的客观性质,而决定于主观认知因素。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以及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等,都属于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这一类情绪,是典型的社会性情绪,是人际关系性质的情绪体验。成人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往往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引起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位新教师认为幼儿比较聪明,请他站起来对课堂上讨论过的问题作出总结。该幼儿却产生极大的反感。经了解,原任教师曾以此作为惩罚的手段。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情绪的自我调节化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遭德感也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
2.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有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已经倾向于注视端正的人脸,而不喜欢五官零乱颠倒的人脸。
3.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对一般儿童来说,5岁左右这种情感已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益智游戏,或所谓“动脑筋”活动。如下棋、猜谜语等等,这些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理智感的发展。
(三)情绪的培养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3.成人的情绪自控;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1)转移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置急不理的办法,孩子自己会慢慢地停止哭喊。
(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1)反思法。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2)自我说服法。孩子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可以教他自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孩子起先是边说边抽泣,以后渐渐地不哭了。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气时,可以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孩子会越讲越平静。
(3)想象法。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想想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等。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在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下,孩子能学会恰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绪的表现方式。
【历年真题】
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
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C.4—5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它玩具同样快乐
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
【答案】B
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自主感
【答案】B
中班幼儿告状频繁,主要目的是(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耻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正义感的发展
【答案】A
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控幼儿激动的情绪(   )。
A.冷处理
B.安抚
C.斥责
D.转移注意
【答案】C
 
华图在线APP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左图:客服二维码
验证信息:教师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编辑:zhengyu)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在线客服×
华图教育:shanghaiht
关注上海华图,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w+
粉丝
1000+
点赞数

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上海华图微信

上海华图

杨浦翔殷路1088号凯迪金融大厦7楼

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客服热线:021-33621401

网站:https://sh.huatu.com

  • 杨浦区
  • 徐汇区
  • 松江区
  • 嘉定区
  • 崇明区

杨浦区翔殷路1088号凯迪金融大厦7楼

客服热线:021-33621401

网站:https://sh.huatu.com

徐汇区中山西路2025号永升大厦421室

客服热线:021-64810670

网站:https://sh.huatu.com

松江区文汇路955号522室 文汇新天地

客服热线:021-57759018

网站:https://sh.huatu.com

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138号罗宾森大厦720室

客服热线:021-39947335

网站:https://sh.huatu.com

崇明区城桥镇中津桥路二十一弄7号

客服热线:021-69600091

网站:https://sh.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