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上海教师考试网发布:2020年5月 第二周 教综模拟题133,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0华图教师考试交流:134346577】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法称为( )。
A.情境导入 B.问题导入
C.观念冲突导入 D.悬念导入
2.改变学习方法要以培养学生的( )为主要目的。
A.学习成绩 B.自学能力
C.创新和实践能力 D.学习能力
3.教学语言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针对性,这里针对性指( )。
A.一句一定的教学规律 B.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学习
C.灵活教学方法 D.因材施教
4.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采用( )的手段以保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A.打骂 B.罚跪
C.变相体罚 D.惩戒
5.即使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及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的施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哪一方面的要求( )。
A.实事求是 B.严谨治学
C.与时俱进 D.联系实际
6.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的话就是好孩子,因为他们道德的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7.教师要通过板书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答问题,指的是板书设计是哪一原则?( )
A.启发性 B.准确性
C.直观性 D.整体性
8.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指导,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体现了教师何种角色( )。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9.一个学生曾因车祸对汽车产生了恐惧心里,不敢坐汽车,我们可以一次一次地让他看汽车图片,与他谈论汽车,让他摸汽车,最后让他坐汽车,逐步取消他对汽车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行为改变方法属于( )。
A.肯定性训练 B.自我控制法
C.示范法 D.系统脱敏法
10.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要改正一个学生作业潦草的态度,适宜的方法是( )。
A.严格要求 B.批评
C.奖励作业认真的学生 D.使学生认识作业潦草的危害性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导入方法。A选项,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或演示创设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起其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其思维的积极活动。B选项,问题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C选项,观念冲突导入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为干扰选项。D选项,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题干分析,该导入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符合问题导入法的内容,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学习方法的目的。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选项内容,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语言的针对性。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使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运用语言技能技巧时,应因地因时因事而异,决不能千篇一律,单调重复。教师语言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讲话时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故本题选D。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对个别学生出现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采用惩戒的手段保持教育要求的实现。A、B、C选项的做法均属于体罚或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超越了法律的限度,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指出,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做到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故本题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权威阶段(6—7岁)的儿童认为应该尊重权威和年长者的命令。一方面他们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另一方面,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结合题干表述,小学低年级处于6—7岁的权威阶段,认为要绝对听从父母的话,故本题选B。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板书设计的原则。板书设计的原则是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启发性、简练性、可观性、示范性,结合题干分析,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答问题的是板书设计的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A。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角色观。教师角色观指出,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上,是反思者;在与学生关系上,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结合题干表述,教师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供学习指导指导时,是促进者的角色。故本题选D。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治疗恐惧症可以选择系统脱敏法,即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题干中,从让学生看汽车图片到逐步取消他对汽车的惧怕反应,正是使用系统脱敏法,让学生不再发生敏感反应。故本题选D。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一般情况下,个体对于事物的态度以及态度和行为间是相互协调的;当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并会导致心理紧张。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改变行为等方法来力图重新恢复平衡。结合题干表述,当学生对作业的认知出现不和谐时,应当改变对作业的认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业潦草的危害。故本题选D。
(编辑:z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