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上海教师考试网发布:2020年5月 第二周 教综模拟题56,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0华图教师考试交流:134346577】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A.陈述性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2.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下列不属于动作技能特点的是( )。
A.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 B.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
C.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D.动作过程具有模仿性
3.功能固着的存在表明了( )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A.想象力 B.创造力
C.实践 D.过去经验
4.小黄总是上课说话,为此老师取消了小黄一次班级集体出游的权利,以后他在上课时很少说话,这是运用了( )的行为原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负惩罚
5.知道“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6.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与黑板颜色相差大的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狗被训练对某一声调的铃声做出条件反应后,它也会对不同声调的铃声做出同样反应。这种现象叫做( )。
A.无条件反应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8.自我实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马斯洛 B默里
C.维纳 D.阿特金森
9.下列不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的是( )。
A.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B.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C.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D.成熟与年龄特点
10.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检讨感 B.自我认知感
C.自我期待感 D.自我效能感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与题干表述相同,故本题选C。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特点。动作技能特点包括:(1)对象具有客观性。(2)执行具有外显性。(3)结构具有
展开性。结合选项进行分析,ABC属于动作技能的特点,D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D。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个体出现功能固着是在问题解决中过去经验对个体认识事物的功能产生的影响。故本题选D。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负惩罚。负惩罚又称移除性(取消性)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移去某一刺激,以抑制或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题干中“老师取消了小黄一次班级集体出游的权利”是移走一个愉快刺激,来减少小黄上课说话的不良行为。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的能力的知识。条件性知识主 要是指教师所拥有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的具体操作。题干中“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属于陈述性知识。故本题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差异律。强度律是指: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的感知。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例如,板书设计。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感知。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题干中“尽量用与黑板颜色相差大的白色粉笔”符合差异律。故本题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泛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题干中“对某一声调的铃声做出条件反应后,它也会对不同声调的铃声做出同样反应”符合泛化含义。故本题选C。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项主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志向水平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焦虑程度。故本题选B。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故本题选D。
(编辑:zhe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