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上海教师考试网发布:教综模拟题45,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0华图教师考试交流:134346577】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教综模拟题4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课程结构要确保均衡性、强调( )、加强选择性。
A.教育性 B.选择性
C.综合性 D.层次性
2.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论语》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中的( )。
A.“德育”与“法治”相结合 B.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C.榜样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D.封闭教育与开放教育相结合
4.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 B.勇于创新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5.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标准 B.教学计划
C.教学目的 D.教学目标
6.(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A.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推进素质教育 D.培养劳动者
7.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句话说明教师应当( )。
A.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扬长避短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观察与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特长 D.严格要求学生,关注学生学习
8.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划分方面,很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和科技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文化传统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德育的( )的观点。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体谅模式 D.集体教育模式
10.上课时,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对地球环境恶化的状况有所了解,然后开始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讲解。这属于教学过程的( )。
A.领会阶段 B.巩固阶段
C.检查知识阶段 D.运用知识阶段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课程结构改革特点: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课程结构要确保均衡性、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故本题选C。
2.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故本题选D。
3.C
【解析】题干中强调“见贤思齐”说明要学习别人,“见不贤而内自省”说明要自己管自己。故本题选C。
4.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故本题选D。
5.A
【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故本题选A。
6.D
【解析】总的来说,培养劳动者(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故本题选D。
7.B
【解析】题干中陶行知“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能冷眼相对。同时学生可以成为瓦特、牛顿和爱迪生,也看到了学生的差异性。所以本题选B。
8.C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人口状况、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和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题干中学制在大、中、小的入学年龄划分是一致的,所以更多受到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故本题选C。
9.C
【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的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题干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要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与人友好相处。故本题选C。
10.A
【解析】领会知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活动。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个阶段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两方面。题干中教师播放视频,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开始对环境保护知识的讲解,带领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知识。故本题选A。
(编辑:gejian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