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1-33621401 上海分校

     6日,武汉市“布衣参事”选聘进入面试环节,9名候选人同题作答,36位评委现场打分,最终6名候选人进入下一考查环节。未来,他们中将产生3名武汉乃至全国首批“布衣参事”,接受市长颁发的聘

  选聘“布衣参事”被喻为武汉市“敢为人先”之举,获得了舆论的普遍好评。然而,实话实说,此举却让我感到五味杂陈:一方面,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的创新之举,政府选聘“布衣参事”理应得到肯定、收获掌声;另一方面,就现状而言,最大的症结究竟是民意渠道狭窄还是民意不受重视,显然值得思量,而“布衣参事”究竟能发挥多大实际作用,也让人不敢轻言乐观。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目前的民意表达渠道不可谓不宽:我们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都应是民意代表,承担着下情上达、参政议政的重任;我们有报刊、电台、电视台,反映民众呼声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的网民多达数亿之众,博客、微博、论坛上到处写满了社情民意……民意表达渠道如此多样,却为何还会出现“民意淤塞”问题?说白了,一些地方政府及官员并非不了解民意,而是不愿意听取、吸纳、顺从民意,他们往往习惯于乾纲独断、自说自话、闭门决策,甚至逆民意而动。

  这就是症结所在,这个症结不化解,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可能不受重视,网民的意见可能被鄙视甚至被打击,有些领导干部的调研可能是走马观花。同样,这个症结不化解,“布衣参事”的意见又怎么可能让地方政府如获至宝、闻过则喜?

  其实,我并无否定“布衣参事”之意,对此泼一瓢冷水,只是想做一个友情提醒:别让“布衣参事”沦为一场秀。选聘“布衣参事”容易,真正善待“布衣参事”的意见很难,政府听取并顺从民意,切不可学“叶公好龙”。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
(责任编辑:上海华图)

    经典图书

    • 上海市考教材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