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遴选公务员是社会公正必由之路
2012-04-19 15:21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huatu.com/作者:上海华图 来源:未知昨天,2012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开始报名,许多怀揣着高升梦想的基层公务员涌向这一仕途管口。山沟沟里的乡镇骨干可以和大城市里的机关青年一道,平等地竞争到“中央”的机会。这种机遇“垂青”,在以往是很难想象的。
中组部、人社部及国家公务员局19日发布公告。2012年中央机关将从省级以下机关选拔一批优秀公务员到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今年公开遴选增加了职位数量,提高了职务层次,扩大了遴选范围,共有44家中央机关计划遴选175个职位。遴选职位还包括多个正处级领导职位、副处级领导职位和主任科员职位。其中,正处级领导职位为今年首次公开遴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还首次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公开遴选范围。
公开遴选省级以上机关公务员,自2010年初试点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两年。这次的公开遴选,按权威说法,标志着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由“试水”阶段转入正式实施阶段。
社会公平等不得,不能再“试”下去了!实践表明,“公开遴选已成为改善领导机关公务员队伍结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更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告示天下,“公开”是保证晋升公平的必由之路。
且不说领导岗位的公开遴选,就说一般的公务员岗位,如今也是打破头的稀缺。面临越来越少的公职资源,如果不以公开化进行制度性约束,不进行竞争性选拔转任,很可能会出现“赢者通吃”的人才怪圈,或大量出现诸如“萝卜招聘”“打招呼面试”这样的暗箱操作和公招腐败。基层有为青年的上升通道被堵死,才能和机会被埋没。
前天,央视揭露湖南涟源开发区事业单位招聘,15个录取者中,竟有12个是领导干部亲属;昨日,臭名远扬的山西长治公考弊案开审,区区11.7万元的贿赂就让10多人徇私舞弊,生生斩断公平之路。这样触目惊心的公招黑幕,无疑是在大声控诉:缺乏公开性制度的招聘猫腻多多!对待这类腐败,唯一的对策就是公众参与共同监督。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前提就是公开。
公开性是一种政治文化。在当今政治现实中,“公开”不仅指政治权力实施机制中的公开性,而且政治权力的分配过程也应该向社会公开,以便接受监督。从更抽象一些的意义上说,现代政体不同于传统政体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一个有公众参与,对大众开放,社会舆论成为政治制度不可或缺参照物的透明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在我国,公开化像一个池塘里的瓦片扫过水面,正一波波荡漾开来。君不见,政务信息公开已渐成事实,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和公务员公考如火如荼,部分地区在部分干部层级中悄然试行家庭财产公开,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慈善事业公开化臻于完成……公开,不仅仅越来越成为政治语境中的关键词,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公正的通道。
遴选公务员考试,和我们熟知的公务员考试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遴选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考公务员,招考对象为已经具备公务员身份的。而公务员考试是非公务员身份考取公务员身份。因此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公职体制内的竞争,与社会公平何干?无非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其实不然。公务员考试是谋取公职的第一级台阶,这一层级必须确保公正公平,以利于优秀平民子弟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但是倘若再上一层的晋职之路被封死,社会阶层的固化就得以形成,人才流动滞于低位,权力结构越加僵化,长此以往,行政体制必然缺乏活力,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据统计,全国公务员队伍约有60%在县级以下。如何拓展大批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完善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而深远的课题。公开遴选是解决这一课题的一翼,另一翼便是“公开退出”。 从2012年起,江苏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外,同时探索建立公务员退出保障制度,畅通公务员队伍“出口”。
只有把通过公开考试从基层公务员中遴选作为主渠道,并解决“进口”和“出口”的双重公平,公务员才能真正成为有公信、具公心、讲公道的“公仆”,无论他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