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1-33621401 上海分校

       自2003年来,安徽省公务员面试一直采取结构化面试模式(近两年,省直个别单位招考中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结构化面试通常是20分钟内,答完4道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沟通协调、计划组织、应变创新、语言表达等能力。

从考生的临场表现来看,近年来总体水平呈上扬态势,越来越能说,大部分考生基本上把20分钟时间用得差不多,但这种“能说会道”大多数只停留在“说”、“道”的层面上,离真正的“能”、“会”标准尚有一段距离,这一点从每年高分段考生(80分以上)人数上可以看出,近3年来面试分数达到80分以上的考生一直维持2%的水平,有的年份还略低于这个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0%以上的考生得分在75-70分之间,导致竞争异常惨烈,最后几乎是以千分之几分论胜负,如2011年一考生最后以0.01分惜败,十分可惜。当然,每年也有相当一批考生,由于面试发挥良好,顺利实现“翻盘”(即笔试分数排名不在录取职数范围内)。

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又拉开帷幕,前些天看到山东省公务员笔试人数达37万多人,录取比率约为1/50,感慨千军万马中杀入面试的考生真是太不容易了,这相当于在学校班级上必须拿到前3名,才能取得面试的资格。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材必有用!那又是另话。为帮助考生正确应对面试,现对以往考生面试中易犯错误进行梳理总结,帮助考生汲取教训,扬长避短,顺利冲关。

一、答题模式化、套路化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组织协调、人际沟通类题目中。由于受一些培训机构模式化培训教学方式影响,限制了考生个人自由发挥,答题模式化、套路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个性化、特色化非常罕见。

如组织协调类题目,面对领导交办任务,一上来就是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然后就是做预案,报领导审批。这种答题套路,如果是个别现象也就罢了,问题是考生中有很多都是一个师傅下山,类似题目几乎都是统一口径、统一模式回答,得不到高分也就很正常。其实现实生活中,如果不是重大工作,你完全可以口头请示领导,不要不分事情大小,动不动就做预案做计划报领导审批,如果领导不在家,难道你这工作就等他回家审批?万一领导出差,你干脆就等他出差回来再报审批,然后才进行工作?现实生活是活的,模式套路只不过是我们借助的拐杖,如果遇到登山,那当然可用;如果是下水,再拖根拐杖显然就可笑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化腐朽为神奇”,关键在于一个“化”字。

人际关系类题目,相当一部分考生喜欢引用培训老师教的一句话:海明威说“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其实是海明威引用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一句诗),然后就是反思自己的言行,根本不看题目中所反映的人际关系问题实质在哪里。古人固然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一种修身美德,更是一种崇高境界。但是人际关系中很多问题并不是因为自己原因而引起,有的是因为环境、制度、条件等客观原因所形成或者导致,一昧反思自己,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要客观问题客观分析。不要动不动就向领导汇报,认真总结经验。培训机构填鸭式灌输的万能公式,并不是威力无比的核武器。社会环境是变的,生活情境是活的,一昧沿用僵化的答题套路,做不到随机应变,分数就难上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方向对了才不会走偏。

2011年公务员面试考题:你代表单位到基层开展“送温暖”活动,有新闻记者跟随采访。一些群众当场反映慰问品分发不公平,而且情绪激动,这时你怎么办?有的考生按培训的套路来说,先是控制场面,然后调研情况(村支、单位有关人员),然后把情况形成总结报给领导,回答完毕!还有的考生则说要区分责任,如果事情不是自己的责任,相信领导会正确处理(这不是把球踢给领导嘛,要考虑自己是代表单位在现场哪)。还有的考生回答更是出奇,面对群众反映分配物品不公,居然说要动用公安警力,查清是否有人挑拔(不但没有正确处理应急事件,反而可能扩大事件)。

2011年公务员面试考题: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领导让你牵头策划组织一次与对口帮扶单位的文艺联欢活动,你将如何落实?有的考生说要先搞个调查(点评:太脱离实际),然后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参与人员安全,防止发生踩踏事件(点评:你那单位难道有几万人),召开相关人员进行活动动员,明确奖罚规定,最后活动总结,记录存档,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点评:脱离实际)。如果活动中出现失误,一定勇于承担责任(点评:态度倒不错,但明显受培训答题套路影响,问题是叫你如何落实这一活动,你把活动说细说到位就行了)。有的考生则完全是把培训中教的套路照搬一遍:感谢领导,详细计划报批,下发通知,发动大家报名,明确分工,事人专人,人有专事;活动过程控制,防止突发事件,有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事后总结,今后更好地完成类似任务。至于如何落实活动,活动中有那些细节问题需要考虑,有什么措施,一律没有。

当然,也有的考生回答比较出彩:如活动开展前准备小文艺节目,前期排练,尽量减轻对口单位负担。联欢当日,安排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等活动,为老同志准备药品,提前半小时联系以应变。活动结束后,制作成视频、光碟发放给大家(点评:比千篇一律的事后总结,不知强多少倍)。两者一对比,立见高下之分。如果说考生中出现0.01分的胜负之差,就可能在这些细节上。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二、学生腔浓,对现实生活、社会形势缺乏应有了解。作为应届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作为有志报考公务员的青年,平时应该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决不能一昧停留在校园“象牙塔”里面。

如去年某地面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某机关提倡年轻干部积极参与“三进三同”活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如果单位选派城市长大的你参与这项活动,你将如何适应农村生活?居然有考生这样回答:我是城市长大的,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有这个机会对我来说正好,可以作为一次农家乐旅游。这种回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又如去年安徽省考面试题目:请将以下五个词串联起来,尊严  农家乐 给力  青春  新能源,叙述一段话(词序可以打乱)。这首题目主要测试应变创新能力。有的考生说:农村太阳能,给力的新能源。有的考生说:我希望青春是给力的,就像开发一种新能源一样。有的考生这样回答:农家乐就像一个人的青春期(点评:有点穿越剧的味道吧,反正不把你整头晕不算)。还有的考生回答说:自己作为青春年华的大学生,由于在城市里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就回到家乡开家农家乐小餐馆,为了农村经济发展,可以放下自己的尊严(点评:前面说得还像回事,后面就不像话了----与尊严何干,不要什么都拉尊严说事)。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
(责任编辑:上海华图)

经典图书

  • 上海市考教材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