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卷
2011-09-19 14:53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huatu.com/作者:上海华图 来源:未知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 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A.桂花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引入我国
B.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解答:B)
又例如:
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开办一个专业非常 ,不仅要考虑专业的成熟程度,还要看本校有无学科优势,有无财政能力支持这一学科的长期发展。
A.严格 B.在行 C.前瞻 D.慎重
(解答:D)
1.上次省长到该地区进行 后,各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自查自纠活动,某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 在阳光政府之下。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视察 败露 B. 考察 暴露
C. 视察 暴露 D. 考察 败露
2.我 他的作品,更推重他的人品,那个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推崇 推崇 B. 推重 推崇
C. 推重 推重 D. 推崇 推重
3.你趁我两人在日,看你 ,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盛气凌人 B. 头角峥嵘
C. 才高八斗 D. 气宇轩昂
4.某市去年玩私彩被骗者仅记录在案就已成百上千,被“码主”卷走资金几百万元,如今,地下六合彩 ,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卷土重来 B. 东山再起
C. 绝处逢生 D. 铺天盖地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政府机关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B. 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已拟订了国务院机构的改革方案,并将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C. 如何防备展览会的展品和珠宝店里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安全保卫部门深感头痛的一件事
D. 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形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印度军方负责人20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
B. 从目前情况看,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商业动作、立项与设计审批、施工监理等方面,是否都有一个健全法制、细化标准、严格执法的问题
C. 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D. 在印度软件工程师培训公司的帮助下,青岛软件开发公司培养、建设和储备了一批职业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思想的单一化,平面化,缺少想像的勇气和智慧只会使人变成因循守旧的平庸之辈
B. 我们这些新当选的班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干部的充分作用
C.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设备在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D. 2004年3月,在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到来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防止卢旺达大屠杀事件重演
8.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
B. 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
C. “拿破仑学”的学者写出了几种拿破仑传记
9.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在下午的手术中,开刀的是小张的父亲
B.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是哪一年飞达月球的
C. 他是沉默寡言的人,平时不声不响
D. 这个县一年内举办了三期饲养员培训班
10. 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张立对小洁说,看到你那年才8岁
B. 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各种玉雕产品
C. 上千吨的轮船在大海的风浪中上下颠簸
D. 社会上的传言,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
11. 香富于“弹性”。它是主客观的结合,对立面的统一。香臭咸淡,百人百鼻,百口百味,成规难定,“僵化”不得。以菠萝蜜为例,对其肉厚味浓的瓤包,有人品为奇香,有人闻之作呕。即一家数口亦泾渭自分,殊难含糊,世间万物,无“定数”之类,何止万一!
下面就本段进行的解释有误的是( )。
A. “弹性”指伸缩性 B. “僵化”指死板不灵活
C. “定数”指固定的标准 D. 三个引号都表示引用
12.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人体细胞中大都含有肽,它是细胞健康状态的标志物。细菌或病毒侵入细胞后会破坏该细胞,同时自己也分解繁殖。这时肽分子就会与细菌或病毒碎片结合。这样,附近的免疫细胞就得到该细胞受感染的信号,然后通知其他免疫细胞一同将受感染的细胞及其中的感染物杀死。
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 人体细胞在健康状态下,其中才会有肽分子存在
B. 肽在细菌或病毒入侵后能发出求救信号,维护人体健康
C. 人体在健康的状态下,细胞内含有的肽相对较多
D. 肽分子能将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分解并与其碎片结合
13. 研究人员从用于外科伤口缝合的慢溶性材料中,提取了含有神经成长因子(简称NGF)的极细颗粒,并将其与含有胆碱能神经元的胎儿脑细胞相混合。当研究人员将这种混合物植入健康成年老鼠的脑中时,他们发现7天后植入物周围的NGF水平达到了高峰,而到了3个星期之后,才降回到正常的水平。
对画线句子中的“混合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NGF的极细颗粒与胎儿脑细胞
B. 胆碱能神经元
C. 胆碱能乙酰转移酶
D. 神经成长因子和胆碱能神经元
14. 食人鱼,又称食人鲳,学名纳氏锯脂鲤,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巴西。鱼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叉形,此鱼体长多在150~200毫米之间,个头大的可达450毫米,体成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下颚发达有刺,牙齿锐利,三角形,呈锯齿状排列,口撕咬力强。食人鱼对水质要求不高,喜欢弱酸软水,生长适宜水温为22℃~28℃。食人鱼体质强壮,繁殖力强,易于饲养,但不能与其他鱼共养,食人鱼以凶猛闻名,俗称“水中狼族”。食性杂,群体觅食,猎食水中任何移动的东西,尤其对血腥味敏感,任何一点血腥味都会激起大群食人鱼的疯狂攻击。
下列对食人鱼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食人鱼是一种原产于南美巴西的尖牙利齿、凶悍无比、富于攻击人类的杂食性淡水鱼
B. 食人鱼是一种体长150~450毫米、以食人为主的淡水鱼类,它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
C. 食人鱼是一种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具有尖牙利齿、性情凶悍无比、富于攻击性的杂食性淡水鱼
D. 食人鱼下颚发达有刺、牙齿锐利、三角形、呈锯齿状排列,口撕咬力强,这种鱼性情凶悍,只要有一点血腥味,都会激起它们疯狂的攻击
15.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处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如鱼戏水,忻合无间。
下面是对文中画线的长句子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眼前必有勾摄神魂的新鲜生动的画境或戏境,使人忘掉一切而处于独立自足的境界
B. 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会使人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置身于独立自足之乐的小天地
C. 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会使人霎时忘掉世间一切憎爱悲喜,而处于独立自足的境界
D. 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必有新鲜画境或戏景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人达到独立自足的境界
16. 即使是那些有能力适应人造光的动物,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不得不付出生物学的代价:某些异常的品质受到奖赏,而在正常的自然状态下,它们却变得不适应了。从逻辑上说,这样的进化选择将导致动物渐渐适应永恒的光照环境,并进化一些新的品质,它明显不同于在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假若让正常状态下和非正常状态下的这种动物交配繁衍,那将给这种动物带来灭绝的危险。
对文中加点的“非正常状态下的这种动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某些异常的品质受到奖赏,对正常的自然状态反而不适应的动物
B. 主要指在非正常的自然状态下,即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
C. 在进化中选择了那些能够适应人造光的异常品质,从而与在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有明显不同的动物
D. 进化出一些新品质,渐渐适应了永恒的光照环境的动物
17. 两位美国学者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文中的“三次和两次”是指( )。
A. 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
B. 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
C. 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D. 按照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18. 每天,你都可以听到无数蠢人高谈自由,好像它是个无上光荣的东西,其实远非如此。从总体上来讲,自由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它只不过是低级动物的一种属性而已。
以下对“自由”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是无数蠢人高谈的对象B. 是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C. 不是无上光荣的东西D. 只是低级动物的一种属性
19.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表达了他的意愿是( )。
A. 思念故乡B. 两岸统一人心所向
C.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D. 思念故乡、渴望祖国统一
20. 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因为,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这时候,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对本段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 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
B. 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
C. 南国落叶在春,北国落叶在秋
D. 由南国落叶的时节引出北国落叶的时节
21. 有人举出了一些统计数字,如明信片销售等,来量化《蒙娜丽莎》的显赫名声。不过真正去卢浮宫见过这幅画的人就不需要了。倘若你奋力拨开一重又一重举着相机的家伙,挤到前面,隔着几英寸厚的防弹玻璃,看到了那幅小画,那种感受绝对比任何统计数字都有说服力。
对文中的“那种感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受到《蒙娜丽莎》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B. 感受到“蒙娜丽莎”的微笑充满诱惑
C. 感受到能当面欣赏《蒙娜丽莎》极为不易
D. 感受到《蒙娜丽莎》在世间的显赫名声
22. 在佛教未到中国之前,我们的国土上已经有过一种高耸的多层建筑物,就是汉代的“重楼”。秦汉的封建主常常有追求长生不老和会见神仙的思想;幻想仙人总在云雾缥缈的高处,有“仙人好楼居”的说法,因此,建造高楼,企图引诱仙人下降。佛教初来的时候,带来了印度“窣堵坡”的概念和形象——一个座上覆放着半圆形的塔身,上立一根“刹”竿,穿着几层“金盘”。后来这个名称首先失去了“窣”字,“堵坡”变成“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为“塔”。中国后代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上一个“窣堵坡”而形成的。
下列不属于“塔”的成因的一项是( )。
A. 秦汉的封建主常常幻想成仙、遇仙和长生不老
B. 佛教带来了“窣堵坡”这一概念和具体形象
C. 由于口语传承中概念和语音的变化,使“窣堵坡”变成了“塔”
D. 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人们想有一种高耸入云、引人注目、令人产生丰富想像的联想的建筑
23. 清朝,一开始打乱了传统,后来又修补传统;既尊儒,又奴儒、坑儒,即便是号称盛世的康乾时期,在经济上、军事上、版图上,是世界一流大国;文化上,也是十足的小国心态。反儒家潮流,在清一代,始终没有停止过。
文中说清朝“文化上,也是十足的小国心态”,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小国心态”表现的一项是( )。
A. 一开始打乱了传统,后又修补传统
B. 既尊儒,又奴儒、坑儒
C. 始终没有停止过反对儒学
D. 不具有吸纳与消解异质文化的能力
24. 抗生素是现在家庭小药箱中的必备药,但是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有的人认为抗生素越贵越好;有人感冒时用抗生素来抗病毒;有人用青霉素来预防胆囊炎;有的人把几种抗生素类药物同时服用。有关专家说,这些认识都不正确。抗生素类药物不可以随意服用,否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根据原文,不属于人类使用抗生素误区的一项是( )。
A. 用青霉素来预防胆囊炎
B. 感冒时用抗生素来抗病毒
C. 把几种抗生素药物同时服用
D. 抗生素成为现代家庭小药箱的必备药
25. 借助激光光束和专门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呼出的气体,然后人们可以利用测量结果来确定肺癌这样严重的疾病。有人认为,这种新的诊断可能带来一场医学革命。与许多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这种被专家称作“光学鼻子”的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它不需要对人体做创伤性检查,并且也可以免除令许多人感到害怕的X射线。
文中说到,“有人认为,这种新的诊断可能带来一场医学革命”,下列不属于这一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 不需要对人体做创作性检查
B. 没有令许多人感到害怕的X射线,不会杀伤人体细胞
C. 可以缩短诊断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D. 可以确诊像肺癌这样严重的疾病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新技术将迫使我们作出这样的变化,因为这种技术是学习的技术,而非教学的技术。40年前加拿大人马歇尔·麦克卢汉首先提出,改变中世纪大学的并不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是印刷书籍的出现。麦克卢汉那句有名的名言“媒介就是信息”未免有些夸大其辞。但是“媒介”确实意味着什么信息可以被输出与接收。同样重要的是,媒介也决定了什么信息不能被输出与接收。媒介正在迅速变化之中,正像印刷书籍成为15世纪的教育的“高科技”一样,在20世纪中,计算机、电视、录像带已成为教育中的高科技。因此,新技术将不可避免地为学校与学习方式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印刷书籍遭到了15、16世纪学校校长的顽强抵制。这种抵制直到17世纪初,耶稣会教士和科梅纽斯创立了使用印刷书籍的学校后才停止。但印刷书籍从一开始就迫使学校在教学方式上作出根本性的改变。在此之前,学习的惟一方法是含辛茹苦地抄录原稿或是专心倾听讲座和背诵。突然之间,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了。今天,我们正处于类似于技术革命的初期,而这场技术革命的势头更大。电子计算机与印刷书籍相比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计算机具有无限的耐心,无论使用者出了多少差错,计算机总能再作一次尝试,听命于学习者的计算机是任何一个课堂里的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在繁忙的教室中,教师不可能单独给每个学生以时间。相比之下,无论使用者是一个聪明、愚笨或中等的学生,无论他想学的课程是容易还是难,无论他想学新知识还是温习,计算机总是随叫随到。与印刷书籍不同的是,计算机有无穷无尽的变化,令人兴趣盎然。
还有电视以及由此而来的一整套直观教学方法。一个30秒钟的电视商业广告所使用的教育方法要胜过老师在一个月内所使用的各种教学。电视商业广告所宣传的主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它所表明的技巧、专业性和说服力。因此,今天带着某种期待走进学校的儿童注定要感到沮丧和失望。他们期待着一种超越大多数教师力所能及的教学水平。学校将被迫使用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电视、电影、录像带和录音带。教师将更多的扮演监督者与辅导者的角色——可能更像几百年前中世纪学校的教师,教师的工作将是帮助、引导、举例和鼓励学生,而不是以教授课程为主。
印刷书籍在西方引发了一次空前绝后的热爱知识的浪潮,它使得社会各界人士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与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进行学习,它还能使那些被距离和地理隔开的人一起学习。在西方,产生“学问”的决定性事件并不是“重新发现古代”——古代从未消失过,而是印刷书籍的新技术。计算机与新技术会再次激发人们热爱学习吗?如果你看到那些七、八岁的孩子花1个小时在计算机上做一个数学程序以及更小的孩子在观看“芝麻街”电视节目时,你就会感到引发这场革命的弹药正处于积累过程之中。即使学校竭力压制这一趋势,由新技术带来的学习的乐趣仍会产生巨大影响。在美国与日本,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经过30年的对新技术的顽强抵制之后,开始热衷于使用新技术,把新技术充实到教学方法之中,并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是受教育的实质所在。
26. 根据本文,下面对新技术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技术是学习的技术B. 新技术是教学的技术
C. 新技术就是印刷书籍D. 新技术就是不断地看电视
27. 根据作者的观点,在20世纪中,( )已成为教育中的高科技。
A. 计算机、电视、录像带B. 计算机、电视、印刷书籍
C. 印刷书籍、电视、录像带D. 计算机、印刷书籍、录像带
28. 根据本文,在技术革命时代,下面对于计算机教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计算机具有无限的耐心,无论使用者出了多少差错,总能再作一次尝试
B. 听命于学习者的计算机是任何一个课堂里的教师都无法比拟的
C. 与印刷书籍相比计算机没有无穷无尽的变化,难以令人兴趣盎然
D. 无论使用者是一个聪明、愚笨或中等的学生,计算机总是随叫随到
29.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段中出现的“它”均指代印刷书籍
B. 计算机与新技术会激发人们热爱学习
C. 在发达国家,有些学校把新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
D. 计算机与新技术引发了一次空前绝后的热爱学习的浪潮
30. 从本文,我们可以推测出作者赞同( )的观点。
A. 新技术战胜不了印刷书籍等旧技术B. 新技术永远都不会充实到教学方法之中
C. 新技术最终将充实到教学方法之中D. 新技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改进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