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16:40:03 公务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上海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每日一练: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与表达(89),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33621402
复合题
材料一: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制于丝帛之上的精美地图——《驻军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和《城邑图》。据考证,三幅地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它们证明了西汉时期我国军事测绘已经较为成熟,其中的《驻军图》还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标有军事情况的地图。
三幅地图一个突出的特征,在于准确区分方向——图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更重要的是,这几幅绘图中蕴含了古人的找“北”智慧。
据现有考古研究,古人绘制地图时区分南北,主要利用的是日光和“北斗”。地球自转轴向两侧无限延伸,其中一侧的延长线,就从天空中北斗七星中天璇星与天枢星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的北极星附近经过。四季轮回、斗转星移,古人通过肉眼或专用测量工具“望筒”等,很早就发现了“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的现象。研究还表明,汉代甚至汉以前的华夏先民,就已经有能力比较准确地测量地理信息。比如,先秦时期,古人运用“北斗”等星象与地理信息的对应关系判断方位。到了汉代,人们对“北斗导航”的认知就更为普遍。根据 《淮南子》中记载的“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就说明了古人的日常中,“北斗”判断方向已是通识。
正是基于古人对 “北斗导航”的长期观察和运用,以及规、矩、准、绳等工具的发明,我国古代绘制的很多地图都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以《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为例,地图虽未标明比例尺,但经测算,其主区比例尺约为1∶180000,相当于汉代的一寸折十里。图上所绘河流骨架,流向及主要弯曲等场均和现代地图大体相似,所绘山脉和山体轮廓,范围及走向也大体正确,地图东半部分的方位角误差,也仅3%左右。
(单选题)下列哪句诗反映了材料一中古人的找“北”智慧?
A.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B.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C.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D.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题干中强调古人的找“北”智慧,需要明确古人如何利用“北斗”判断方向。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指的是夔州的高城上又迎来了落日。每当晚上北斗星出现的时候,我就按照它的方向来寻找长安的所在。可见,诗人利用北斗星判别方向,符合题干要求。B项“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指的是孤月沧凉清冷,银河清朗澄澈。太白星晶莹明亮,北斗星错落纵横。未体现判别方向,排除B项。C项“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指的是玉京山众仙们聚集追随北斗,有的骑着麒麟有的驾着凤凰。未体现判别方向,排除C项。D项“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指的是我们坐饮的时间不短了,此刻又值北斗高挂,黄叶落纷纷。未体现判别方向,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文段出处:科技日报《2000多年前,中国人已用上北斗“导航”》
(编辑:上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w+
粉丝1000+
点赞数
【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培训辅导等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费用、职位简章、公告大纲、成绩查询、报考指导、考试快讯、时政热点等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华图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