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海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33621402
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泛指液体和气体)中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存在热传导现象的是:
A.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
B.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另一端温度升高
C.太阳照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D.在热水中加入冷水,热水变成温水
【答案】C
【正确率】100%
【答题次数】1次
【三级知识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单定义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可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②在固体中是纯粹的热传导;
③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同时发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海洋上层水体温度高,下层水体温度低,由于温度梯度可使流体的粒子从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发生热对流的同时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
B项:铁棒是固体,将其一端放入热水中,可使热从铁棒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
C项:太阳能通过辐射转移到地球,属于热辐射,没有涉及热传导,不符合定义;
D项:热水与冷水混合,由于温度高低的差异,可使流体的粒子从高温区域移至低温区域,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只要在物体内部或者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传递。
热传导是固体传热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等流体中,热的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热传导是热能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
热对流又称对流传热,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是热量通过流体介质传递的过程。
热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介质的传热方式,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是真空中唯一的传热方式。
【来源】2020年0822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82题、2020年0822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83题、2020年0822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67题、2020年0822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80题、2020年0822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72题、2020年0822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63题、2020年0822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63题、2020年0822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网友回忆)第85题、2020年0822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网友回忆)第109题、2020年0822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级)(网友回忆)第103题、2020年0822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87题、2020年0822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网友回忆)第65题、2020年0822甘肃公务员考试《
(编辑:上海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