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09:05:48 事业单位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https://sh.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上海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发布:2022事业单位常识判断技巧——矛盾选项选其一,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上海事业单位备考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021-33621402
【习题练习】
1.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我们在生活中时刻践行“低碳生活”。以下哪项不属于日常生活
中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
A.选择使用电动牙刷
B.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
C.晾晒衣服代替干衣机
D.外出自备购物布袋
2.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以下举措不属于产业扶贫的是:
A.种植特色水果
B.开展乡村旅游
C.兴建乡村卫生站
既然选择了梦想,请不要让知识再流浪!
11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务
D.成立农产品产业园
3.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是 CO2,也含有一定量的 SO2,还可能含有 CO。某市环保部门监
测发现,该市郊区的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周围的树木枯萎情况比上一年严重。造成树
木枯萎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CO 的超标排放
B.CO2 的超标排放
C.排放 SO2 导致的酸雨
D.排放 CO2 导致的酸雨
4.岭南地区盛产甜美可口的荔枝,自古就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美
誉。以下最有可能为岭南地区适合荔枝生长主要原因的是:
A.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充分
B.昼夜温差小,易于糖分聚集
C.土壤粘,强碱性,利于中和果酸
D.气温高,降水多,适宜果实生长
5.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一生中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渡漂泊,在变乱前后其词风也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词句中属于其南渡之前所创作的是:
A.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B.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当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子钓而不纲,弋不射
宿”来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下与这句古文表达的理念不同的是:
A.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B.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7.海水稻是指耐盐碱高产水稻的简称,由我国最早发现和培育。关于海水稻,下列表述
错误的是:
A.海水稻可在环境恶劣的海边滩涂和盐碱地中生长,保持较低的产量
既然选择了梦想,请不要让知识再流浪!
12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务
B.海水稻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C.海水稻具有不需施肥和抗病虫以及耐盐碱等独特生长特性
D.海水稻对资源节约的绿色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8.成语“猴年马月”泛指没有盼头的遥远岁月。下列关于猴年马月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并非所有“猴年”都有“马月”
B.每年的农历五月都是“马月”
C.“猴年马月”的周期是 12 年
D.甲申年和丙申年都是“猴年”
9.关于这幅图中的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曾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B.曾在古印度学习佛教圣典
C.大雁塔用于安置他所带回的佛经
D.《大唐西域记》是由其口述、弟子记录的游记
10.今天人们经常以“姓氏笔画”为序来排名,其实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姓”与“氏”
是有严格区别的。以下关于“姓”“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姓”源于母系社会,“氏”源于父系社会
B.秦汉以后, 出现姓名合一的倾向,姓和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
C.中国最早的氏,大都从“女”旁,如姬、姚、姜、嬴等
D.一般女子称“姓”用来“别婚姻”,男子称“氏”用来“明贵贱”
11.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实行宪法宣誓的人员不包括:
A.各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B.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C.党的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机关的工作人员
D.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1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根据不同的需求去增大或减小压强,下列哪种做法对于压
既然选择了梦想,请不要让知识再流浪!
13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务
强的改变与其他三项不同?
A 挖掘机上装有履带
B 沙发被设计得很柔软
C 破窗锤锤头被设计成锥形
D 滑雪板比较宽大
13.发生火灾时应匍匐前进以逃生,其原因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低处有残留的新鲜空气
B.有毒有害气体集中于高处
C.浓烟自下而上扩散
D.低处视野比较清晰
14.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
B.对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应作出行政处罚
C.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D.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15.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
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D.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编辑:上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w+
粉丝1000+
点赞数
【华图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2021上海事业单位考试,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培训辅导教材等内容。为您分享上海名区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入口、报名时间、成绩查询、招考公告、职位表、考试费用、分数线、考试科目、成绩排名、准考证打印、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等考试信息,并开设上海事业单位笔试、面试考试培训班、辅导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