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22:30:28 公务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上海华图教育
【导读】上海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22年国考行测:句子填空“走两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33621402
句子填空题目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里语句表达部分的一种考察类型。句子填空与选句填空异曲同工,我们可以将一些分析选词填空题目的经验借鉴到句子填空中,但也不能仅靠句子代入,语感顺读。较为严谨正确的的方式应该是通过空前后文的话题分析以及选项分析这两步,最终确定唯一的正确选项。具体而言,应该如何展开呢?下面上海教育通过一道题来为各位详细解释。例题 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超级文和友、阿那亚、深圳城中村,还是上海滨江,这些新模式的涌现,背后都是城市化转型下的空间生产变化。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城镇化率为60.60%,首次突破了60%拐点。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在这一拐点之后,高歌猛进的城市化将逐渐放缓,将从大规模扩张的增量时代,过渡到以城市更新为主的存量时代。运转几十年的土地财政逻辑已经不可持续,走向人文是大势所趋。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意识到“人文城市”缺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改变的契机
B.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呈现出全面转型的迅猛趋势
C.我国的城市化与整个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步调基本保持一致
D.中国“人文城市”的失调亟需运用城市化的手段快速改变
【解析】本题围绕城市化的变化展开论述。空后首句例举了出现城市化转型变化的一些代表城市,第三句和第四句主要描述了中国和欧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变化。尾句得出结论,即城市化走向人文是大势所趋。所填首句应符合文段论述话题,即城市化的改变。A项、D项符合语义要求,可保留。B项说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文段后文例举的不只是中国的城市,排除;C项未谈论城市化的改变,主要想说的还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文段话题并不完全一致,排除;对比A和D项,A项代入与文段尾句构成呼应,结构更严密,而D项仅集中于对中国城市化变化的描述,不够全面。综上,本题答案为A项。
句子填空题目虽然在考试中题量并非特别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学习的这些知识点,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快速确定正确项,拿到题目的分数,不至于在在考试中既浪费了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应有的分数。所以对于句子填空题,各位考生依然需要通过一定的课下练习来掌握相应的内容。
最后上海教育衷心祝愿各位能够在考试中成功折桂!
相关资料
2022国考行测:选词要选“全”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选词填空是常客,但是这位“常客”却异常难缠,做题时很自信,对答案时百思不得其解。这类题型正确率也往往不高。问题出在哪里呢?原因之一可能是你没选“全”。上海教育在这里就和大家一起说说一个选词填空的常见“陷阱”——空缺处的意思就从前后找个词或者句子就好,那怎样才能减少跌入陷阱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________,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志存高远 B.标新立异 C.精耕细作 D.与时俱进
以上面题目为例,那么空缺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匆忙阅读,只看空处的前后词语,觉得这个空就是文艺工作者要跟随时代生活创新,就难免会选一个D项,而且感觉自己还很有道理。
阅读全文
国考热门活动推荐:
(编辑:上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w+
粉丝1000+
点赞数
【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培训辅导等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费用、职位简章、公告大纲、成绩查询、报考指导、考试快讯、时政热点等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华图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