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17 00:56:04 公务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上海华图教育
【导读】上海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22国考申论技巧:夯实审题基础,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33621402
如果把审题细分,可以分为审问题和审要求。审问题是告诉你答什么,审要求是告诉你怎么答。在申论的小题作答过程中,有这么几个点需要各位考生关注。一、审清题目的作答范围做过山西省考题的考生可能都忘不了被2014年山西省考作答范围支配的“恐惧”。在那张卷子里,作答范围处处设有“陷阱”,比如说:“给定资料5”提到了T市开展“城市无车日”活动。请参考给定资料,以该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名义,围绕宣传“无车日”活动,给广大市民写一封公开信。在这道题目中考生很直观地看到“给定资料5”几个字,就惯性地在作答过程中只参考了给“给定资料5”中的信息,殊不知真正的答案却隐藏在其他则材料中。由此,考生应该注意,如果问题中提到的是“根据某则材料”那么我们的作答范围就是明确的,但是如果问法是“某则材料中提到……,请你根据材料”那么这种情况作答范围就不明确,需要考生结合作答对象对材料进行仔细剖析。
二、注意作答要求很多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经常阅读完题干信息就匆匆落笔,导致题目信息不能完全吃透,失分严重。比如在2012年国考考试的市地卷考题中出现了这么一道对策题。“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如果单纯的只看题干信息,我们只需要根据问题提出对策即可。但是要求里却提到“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也就意味着,这道题目是两问,一问概括问题,一问提出对策。稍不注意,概括问题的分数就“溜走”了。
三、注意题干设置的情境在贯彻执行题的审题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要求:语言生动、具有感染力、符合实际。遇到这样的要求时,朋友们应该注意了,这个是在考查考生作答的对情境的了解和用语习惯。比如,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给游客朋友们介绍“黎族三月三”传统民俗活动,写一篇导游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思考,导游在向游客介绍景点前或多或少都会与游客“寒暄”,而这一两句开场白,以及在后续使用的语言就会构成我们常说“语言分”。
考试在即,相信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备考,写作向来是申论试卷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文章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拿到高分更是成为考生们思考的重点。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在平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在文章论证中合理引用名言警句,就能提升文章的品质,让我们的文章更加出彩。下面给大家补充一些与文章写作相关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
创新名言警句:
1,“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示例】:
诚信是为政之法。“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民生之本,和谐之策,发展之源。诚信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宝。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政策根本立不住脚。从古至今,政府的发展与诚信密切相关,只有诚信为政,才能取信于民。古有商鞅立木为信,可见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所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应该坚持诚信的信念,做好表率,信守承诺、诚信待人、言行一致,从根本上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才能有效提高政府公信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2,“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含义:诚实不欺,是君子所应当遵守的重要原则,也是处理国家大事的根本。
【示例】:
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不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论你的地位是高还是低,都必须以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和底线。如果个人缺失诚信,不仅能力难以发挥,人品受到质疑,事业难以成功。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激发资本活力,投资信心的根本所在。一个信用缺失、造假横行的地方,肯定不会成为投资的热土,难以为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摇篮。经只有建设信用政府、只有建设诚信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群众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幸福。
>>>详细内容
国考热门活动推荐:
(编辑:上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w+
粉丝1000+
点赞数
【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培训辅导等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费用、职位简章、公告大纲、成绩查询、报考指导、考试快讯、时政热点等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华图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