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23:53:18 公务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上海华图教育
【导读】上海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22年国考行测:主旨观点题解题技巧,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33621402
对广大考生来说,行测言语理解部分能够保障基础得分的题型就是片段阅读,无论考题量有何变化,不变的是主旨观点题始终占据较大比例。事实上,主旨观点题这类题型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了一定的考查特征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备考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下面上海教育结合试题进行题目分析,帮助大家总结主旨观点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备考针对性。【例1】目前一些地区产生相对贫困的问题是由于这些地区的人群缺乏信息和资源。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掌握较多信息和资源的人群能够获得更多的致富机会;相反,缺少信息和资源的一部分人群就会被逐渐分化,成为相对贫困人群。要针对相对贫困问题的产生根源和主要特征,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形成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信息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减灾扶贫、医疗扶贫等解决相对贫困的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相对贫困受到各种条件与因素的制约
B.信息和资源是造成相对贫困的主要因素
C.形成解决相对贫困的多层次资源支撑
D.解决相对贫困是扶贫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目前一些地区产生相对贫困的问题的原因;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介绍了掌握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性;最后针对“相对贫困问题的产生根源和主要特征”给出对策,即“形成……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综合分析可知,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对策的行文结构,对策部分为文段的论述重点。A项,文段只提及产生相对贫困的原因在于缺乏信息和资源,“各种条件与因素”在文段中未提及,且该项强调的是问题,非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B项对应首句内容,属于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非对策,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C项是对文段提出的对策的准确概括,当选。D项,文段没有提及“相对贫困”与“扶贫”之间的关系,排除。故本题选C项。
【例2】完美主义者习惯于把各项标准都定得过高而不切实际,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完美主义不仅拖后腿,还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由于缺乏一种深刻且始终如一的自尊来源,接受失败的打击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尤其困难,而且可能导致一部分人长期抑郁和退缩。完美主义也与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显著相关,因为他们很担心自己是否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容易出现羞怯、自卑、回避行为。完美主义也容易导致强迫症,因为完美主义者对每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瑕。减少“全或无”的心理倾向,人的内心会更自在、从容,也更利于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标准过高而且不切实际会损害自尊
B.羞怯自卑容易使人长期抑郁和退缩
C.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会导致强迫症
D.为了心理健康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国考热门活动推荐:
(编辑:上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w+
粉丝1000+
点赞数
【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培训辅导等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费用、职位简章、公告大纲、成绩查询、报考指导、考试快讯、时政热点等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华图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