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23:28:07 公务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QQ群○APP看视频刷考题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上海华图教育
【导读】上海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练习题之片段阅读,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 33621402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练习题之片段阅读由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行测栏目由提供,更多关于国考行测练习,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现上海华图教育特意为考生准备了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之片段阅读,希望帮助考生更好的理解国考考试内容争取一次成功上岸!
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一个议题。学者的观察,时评人的关注,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农村话题时常与娱乐话题一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但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作家是缺席的。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面向社会发言最好的方式是作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家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国外作家,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农村题材在今天缘何不再吃香
B.现代舆论话题中作家的边缘化
C.作家在农村衰败议题中的失语
D.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提出“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一话题,并指出这一话题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关注。接着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在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中,作家是缺席的。尾句通过“有一种观点”“有人认为”等对前文观点进行阐释,即通过国外作家的例子,说明作家可以通过行动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要讲的是作家缺席农村话题的讨论。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失语”对应重点句的“缺席”。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文段明确指出农村话题引起热议,“农村题材不再吃香”不符合文意。B项:文段谈论的是“农村话题”,“现代舆论话题”偷换概念。D项:外国作家是文段所举事例,非重点内容,且文段未对比中外作家的不同。
国考热门活动推荐:
(编辑:上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10万+
阅读量15w+
粉丝1000+
点赞数
【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培训辅导等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费用、职位简章、公告大纲、成绩查询、报考指导、考试快讯、时政热点等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华图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