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后一些热点问题的对策归纳
2008-05-20 12:54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huatu.com/作者:shanghaiht 来源:华图教育【导读】暂无简介
热点一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城市管理、户籍管理、应急管理、治安管理
答题题要点:
1)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性政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由于长期的惯性影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行政审批程序繁琐,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办事缺乏透明度和腐败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官本位思想严重等。
政府应廉洁从政,高效行政。推进机构改革,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只有政府减少行政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促进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通过增强政府决策透明度、公众参与度,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让市场主体参与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2)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覆盖整个社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将政府现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如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治安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等,依托社区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加以落实。公安、民政、社保、计生、教育等各个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社会组织因其自治性、组织性、公益性、专业性、群众性等特点,具有政府和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社会组织将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要对政府化和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那些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化和民间化改革,实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归位,使社会组织真正融入社会。
4)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5)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基础建设。坚持执法为民,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伍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热点二 就业答题要点: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会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级政府要在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在注重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在结构调整中,既要致力于产业的升级,也要注意发展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特别是发展纺织、服装、食品、轻工等行业,以及传统手工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
一方面,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既包括商品批发零售、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服务等,也包括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扩展,如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快餐业等。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包括家政服务业。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包括房地产、物业管理、家庭装修、旅游、保险、移动通信、电脑网络、会议展览、现代物流等。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混合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城镇就业增量的80%左右。
(4)发展多样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
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
发展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非正规就业、自谋职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形成适应市场就业机制的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价格体系、失业人员管理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职业介绍服务规范化。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6)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积极培育创业主体。
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
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
(7)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补助。
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公益性岗位补贴等
(8)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9.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完善了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
加快建设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努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强就业调控和服务。
10.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建立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行“就业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的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建立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
热点三:住房问题及对策题要点
(1)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各地要在充分分析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与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和各类商品房的供应比例,实现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商品房空置比例过高的城市,要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加大空置商品房的处置力度。
要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对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
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投资。要加强对重点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指导,防止出现新的房地产“过热”。
(2)严格经济适用住房管理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要严格限制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对象,控制建设标准。对违规销售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企业要严肃查处,确保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切实落实到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
(3)完善建立廉租住房体系
目前我国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低,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申请、审批、退出机制不完善。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廉租住房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廉租住房管理。大力新建住房扩大房源的同时,以租金减免、实物配租等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廉租住房供应。不断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
(4)加强商品住房价格的监管
成本是产品价值的基础,决定着产品价格的底线。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商品住房成本监审质量,不断完善房地产业成本监审工作制度,准确地核定商品住房成本。清理不合理收费,进一步规范涉房收费行为。加大对商品住房价格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完善房地产市场价格信息公布机制。披露商品住房成本及涉房价格行为,提高市场交易的公开性、透明度,正确引导投资和消费。
(5)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
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要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根据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土地供应计划,逐步实现按计划供地。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越权批地、利用集体土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私下协议圈占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
热点四:食品药品安全
答题要点:
(1)加强舆论宣传,树立诚信观念
及时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典型案件。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安全和诚信守法意识,牢固树立企业是药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社会监督能力。
(2)加大惩罚力度,依法惩处违法分子
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凡是在企业成品库待出厂的药品,经抽查检验达不到国家药品标准,并经复检后仍不合格的,加大处罚和曝光力度。对生产销售假劣食品药品行为,一定要追究刑事责任,仅靠罚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严厉惩处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药品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犯罪。
(3)加强行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食品药品安全相关行业协会、学会、中介组织在诚信建设、行业自律以及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组建各种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性组织,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4)建立健全安全法制体系
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督,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5)强化安全综合监管,建立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行政监管效能。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市场检验检测制度。
热点五: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及对策题要点
(1) 逐步建立健全的国家创新体系。
建立健全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等组成的国家创新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应仅局限于基础知识体系的创新,还应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注重实践式、应用型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2)政府的投入和支持。
加大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机制和环境氛围,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要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费用的投入。通过直接的财政科技拨款和间接的财税政策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降低技术创新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性。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向创新投入
(3)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本相结合。
通过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形成科技开发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机制,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4)重视高级人才培养。
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合作,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吸纳外国的科技人员参加科技项目的合作。大力培养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增强科研后劲。
发展高级技工学校、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企业建立高级技能操作训练基地。
(5)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力度。
顺应科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帮助企业广开对外科技合作渠道,鼓励并引导企业与境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热点六:能源紧张—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
答题要点: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
加强宏观指导,制定发展规划 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长远发展战略。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把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2)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增强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开发和示范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在每年的科技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研究和新技术应用。
(3)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对高能耗、污染大的行业和产品收重税,对低能耗和轻污染的行业和产品实施低税率甚至零税率或财政贴息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措施。
继续实行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出口的政策。实行能源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
建立健全项目资源环境评价体系。
(4)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
(5)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让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加大违法查处力度
答题题要点:
1)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性政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由于长期的惯性影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行政审批程序繁琐,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办事缺乏透明度和腐败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官本位思想严重等。
政府应廉洁从政,高效行政。推进机构改革,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只有政府减少行政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促进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通过增强政府决策透明度、公众参与度,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让市场主体参与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2)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覆盖整个社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将政府现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如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治安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等,依托社区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加以落实。公安、民政、社保、计生、教育等各个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社会组织因其自治性、组织性、公益性、专业性、群众性等特点,具有政府和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社会组织将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要对政府化和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那些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化和民间化改革,实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归位,使社会组织真正融入社会。
4)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5)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基础建设。坚持执法为民,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伍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热点二 就业答题要点: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会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级政府要在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在注重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在结构调整中,既要致力于产业的升级,也要注意发展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特别是发展纺织、服装、食品、轻工等行业,以及传统手工业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
一方面,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既包括商品批发零售、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服务等,也包括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扩展,如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快餐业等。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包括家政服务业。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包括房地产、物业管理、家庭装修、旅游、保险、移动通信、电脑网络、会议展览、现代物流等。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混合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城镇就业增量的80%左右。
(4)发展多样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
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
发展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非正规就业、自谋职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形成适应市场就业机制的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价格体系、失业人员管理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职业介绍服务规范化。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6)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积极培育创业主体。
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
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
(7)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补助。
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公益性岗位补贴等
(8)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9.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完善了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
加快建设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努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强就业调控和服务。
10.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建立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行“就业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的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建立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
热点三:住房问题及对策题要点
(1)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各地要在充分分析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与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和各类商品房的供应比例,实现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商品房空置比例过高的城市,要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加大空置商品房的处置力度。
要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对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
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投资。要加强对重点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指导,防止出现新的房地产“过热”。
(2)严格经济适用住房管理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要严格限制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对象,控制建设标准。对违规销售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企业要严肃查处,确保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切实落实到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
(3)完善建立廉租住房体系
目前我国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低,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申请、审批、退出机制不完善。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廉租住房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廉租住房管理。大力新建住房扩大房源的同时,以租金减免、实物配租等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廉租住房供应。不断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
(4)加强商品住房价格的监管
成本是产品价值的基础,决定着产品价格的底线。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商品住房成本监审质量,不断完善房地产业成本监审工作制度,准确地核定商品住房成本。清理不合理收费,进一步规范涉房收费行为。加大对商品住房价格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完善房地产市场价格信息公布机制。披露商品住房成本及涉房价格行为,提高市场交易的公开性、透明度,正确引导投资和消费。
(5)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
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要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根据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土地供应计划,逐步实现按计划供地。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越权批地、利用集体土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私下协议圈占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
热点四:食品药品安全
答题要点:
(1)加强舆论宣传,树立诚信观念
及时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典型案件。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安全和诚信守法意识,牢固树立企业是药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社会监督能力。
(2)加大惩罚力度,依法惩处违法分子
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凡是在企业成品库待出厂的药品,经抽查检验达不到国家药品标准,并经复检后仍不合格的,加大处罚和曝光力度。对生产销售假劣食品药品行为,一定要追究刑事责任,仅靠罚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严厉惩处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药品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犯罪。
(3)加强行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食品药品安全相关行业协会、学会、中介组织在诚信建设、行业自律以及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组建各种食品药品安全专业性组织,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4)建立健全安全法制体系
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督,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5)强化安全综合监管,建立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行政监管效能。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市场检验检测制度。
热点五: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及对策题要点
(1) 逐步建立健全的国家创新体系。
建立健全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等组成的国家创新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应仅局限于基础知识体系的创新,还应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注重实践式、应用型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2)政府的投入和支持。
加大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机制和环境氛围,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要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费用的投入。通过直接的财政科技拨款和间接的财税政策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降低技术创新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性。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向创新投入
(3)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本相结合。
通过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形成科技开发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机制,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4)重视高级人才培养。
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合作,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吸纳外国的科技人员参加科技项目的合作。大力培养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增强科研后劲。
发展高级技工学校、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企业建立高级技能操作训练基地。
(5)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力度。
顺应科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帮助企业广开对外科技合作渠道,鼓励并引导企业与境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热点六:能源紧张—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
答题要点: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
加强宏观指导,制定发展规划 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长远发展战略。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把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2)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增强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开发和示范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在每年的科技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研究和新技术应用。
(3)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对高能耗、污染大的行业和产品收重税,对低能耗和轻污染的行业和产品实施低税率甚至零税率或财政贴息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措施。
继续实行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出口的政策。实行能源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
建立健全项目资源环境评价体系。
(4)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
(5)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让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加大违法查处力度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