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1-33621401 上海分校
【导读】暂无简介
根据《上海市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上海市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
  为了便于应试者参加上海市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我们组织编写了《上海市200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经上海市人事局审定公布。

   一、公共科目考试要求及结构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主要测查应试者从事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考试试题结构包括数理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常识应用能力四个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申论》
  主要测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应试者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和加工,按要求进行作答。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要求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作答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要求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类型介绍
  (一)数理能力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考查应试者对数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对数字的领悟力和洞察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提供一组数字,其中缺少一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给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2,5,10,17,(?),37
  A、22   B、24
  C、26   D、28
  解答:正确答案是26。数列的通项公式是n2+1(n为自然数),故应选C。

  第二种题型:数学应用。考查应试者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给出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材料,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某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数学和外语两科考试,已知数学成绩及格的有40人,外语成绩及格的有25人,据此可知数学成绩及格而外语成绩不及格者 
  A、至少有10人 B、至少有15人
  C、有20人   D、至多有30人
  解答:这是一个集合问题,首先可排除答案D,因为与已知条件“外语及格25人”即“外语不及格25人”不符;其次可排除C,因为仅以外语及格率为50%推算数学及格者(40人)中外语不及格人数为40×50%=20(人),缺乏依据;实际上,数学及格者中外语不及格的人数至少为25-(50-40)=15(人),故答案为B。

  第三种题型:资料分析。考查应试者对文字、图形、表格3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提炼加工的能力。给出的每一段资料,一般有2~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表,回答①~②题:
  博物馆四个入口处自动计数器的读数

自动计数器在不同时间的读数(人数)
入口(时间)
7:00
8:00
9:00
10:00
11:00
1
7111
7905
8342
8451
8485
2
8432
9013
9152
9237
9306
3
5555
5921
5989
6143
6233
4
954
1063
1121
1242
1299

  ① 从早上7:00到11:00通过入口1进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是 人。
    A、580   B、94
    C、1374   D、1594
  ② 在早上7:00到8:00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 
    A、1     B、2
    C、3     D、4
  解答:题①应为8485-7111=1374,答案是C;
     题②比较两数之间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1的两个数,故答案是A。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要求应试者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能够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的一个词语。

  例题:天山绵延几千里,无论高山、深谷,无论草原、森林,无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 的美景。
  A、美丽  B、奇丽
  C、艳丽  D、绚丽
  解答:用“奇丽”(即答案B)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最连贯、最准确。

  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考查应试者在语用、语气、语序、语法、成分、结构、表达方式等语句表达与理解方面的能力。要求应试者找出最符合题意的语句。

  例题:下列给出的几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阅读理解正确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B、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C、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D、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解答:准确的答案是A。
  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考查应试者对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每道题有一个语段或一篇短文材料,要求应试者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找出与所给材料内容最相符合的选项。

  例题: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钢铁 
  A、是一种丰富的金属
  B、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C、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D、是唯一用来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解答:显然,正确答案是B。

  (三)判断推理能力
  第一种题型:机械推理。考查应试者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物体的基本运动规律等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例题:自行车是*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而行驶的,两个车轮与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 
  A、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B、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C、前轮和后轮都向后   D、前轮和后轮都向前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考查应试者运用标准进行判断的能力。在每道题中,先给应试者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物或行为的例子,命题假设给出的概念的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从中选出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

  例题:谋杀:是当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是由于一个人的行为,明明知道其正做着一件可能造成另外的人被杀死的危险的事情,其仍然不顾别人生命而造成他人的死亡。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典型的谋杀?
  A、于力清与妻子发生争吵,打了她一巴掌,为的是不让她再哭,不巧将她打倒,她在倒地时头碰在地板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
  B、一位老人得了一种绝症,不能忍受痛苦,请求护士给他服用致死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护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给了他,结果致使老人死亡。
  C、曾宪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在拥挤的公路上驾车行驶,没留神,他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撞上了另外一辆汽车并引起爆炸,结果同车赵某死亡。
  D、汤啸,动物园管理员,正在动物园打扫老虎的笼子,打扫完后,他忘了锁门就离去了。结果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咬死了游客。
  解答:严格依据定义进行判断,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

  第三种题型:图形推理。考查应试者对形象和空间关系的识别、把握和思维的能力。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给出的图形,根据题意找出其中变化规律,从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下题给出两套图形,左套中的三个图形在构成上,或变化上,具有某种特点或遵循某种规则。要求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取代右套中的“?”,使右套图形也具有与左套图形相同或相似的构成特点或变化规则。

  解答:正确答案为B。因为只有B能使两套图形具有相似性。

  第四种题型:分析推理。考查应试者的演绎推论、归纳类比和批判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假设这段陈述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四)常识应用能力
  主要考查应试者的知识面及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考查内容包括时事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法规、行政实务、文史常识和科技常识。包括基础知识题和综合分析题。
  本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例题:关于政府职能的特征,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
  B、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D、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解答:正确答案为A、B、C、D。

   四、《申论》试题类型介绍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申论》考试由四部分组成:辨析、概括、对策、议论。
  1.辨析:根据试卷给出资料,罗列若干陈述,要求应试者根据题意作出正确选择,并以不超过200字的篇幅,简要说明理由。
  2.概括:要求应试者在仔细阅读试卷给出的材料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出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
  3.对策:要求应试者就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篇幅不超过300字。
  4.议论:要求应试者根据答题要求,充分利用给定的材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
  《申论》的答题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措施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流畅。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2013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最新招聘公告 | 事业单位真题汇总  | 事业单位培训 |
2013年上海招警学员考试公告及大纲  | 招警考试历年录取线 | 招警考试培训 |
2014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材料及真题汇总 | 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公务员培训课 |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上海市考教材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