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鉴别“总分式”速解言语理解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鉴别“总分式”速解言语理解,下面是关于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鉴别“总分式”速解言语理解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更多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鉴别“总分式”】 总分式包括“总”的概括和“分”的论述与分析,掌握这种结构形式对于解答主题概括和寓意推断类的题型非常有帮助。 (1)总领式: 一般是文段中心句出现在段落前面部分,起到总领本段内容的作用。后文内容都是对中心句的论证和分析,或引出一些例子进行证明。总领式的文段,核心就是要把握第一句或前两句的中心内容。 (2)总结式: 一般是出现在段尾部分,在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概括,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通常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表示结论,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这种结论性的语句作为文段的中心,体现了作者的主旨意思,能够给予我们很明确的提示。 【例1】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解析】答案选B。文段为分总结构,前三句先指出对豆味的排斥使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因而市场需求量不大;第四句接着说明豆浆保存难度大;末句进行总结,正是由于前述两个原因,才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由此可知,文段的主旨就在于剖析豆浆在美国价格偏高的原因,即B项。本题易误选C。文段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的情况,C项的“西方市场”范围过大,且“主要原因”不代表“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