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98)
申论+行测,这是公务员考试的科目,真说起来申论因为分数比较低,看起来要比行测难。但事实上很多考生发现,申论的分数提高起来很困难,但看似简单的行测也因为知识点比较多,涵盖面广而更有了提升的空间,只要掌握了知识点,就能够有着确切的提分效果!故而,华图教育专家为考生们准备了一本“国考大百科全书”,考生只需要在备考之余抽出几分钟看上几条,放松一下备考的压力,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行测之中发挥作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1.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一只鸟】 2.吃饭什么时候喝汤比较科学?【饭前】 3.《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藏族】 4.打开汽水瓶时,瓶内会有气泡翻腾是因为:【瓶内汽体散出】 5.投资者在我国券商机构里交易A股、基金、债券时,需交纳的各项费用中不包括:【消费税】 6.原始人类在造独木舟时除了用石器砍,还用了哪些办法?【火烧】 7.世界最深处位于:【太平洋】 8.在绘画上正常的成人身高比例是:【7个或7.5个头长】 9.为什么野鸭不能从油污染过的湖面上飞走?【油污分解了野鸭毛上的油脂】 10.创作出歌剧《魔笛》的是:【莫扎特】 这些中外的常识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中经常会考到的要点,希望考生能够进行长期积累,最后祝考生们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一鸣惊人,天下为“公”!。 相关推荐: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国考大百科全书(1)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古代史之隋唐汇总